她们才是这个时代的女神:以亲身体验谈女性职业成长和女性领导力
1. 个人成长的快速回顾
09年研究生毕业后入职工行软件开发中心,成为一名程序媛。12年转型成为项目经理,13年兼职Scrum Master;17年跳槽到美的集团,负责整个美的集团IT的敏捷转型;18年底跳槽到平安科技,指导平安集团多家子公司的敏捷转型工作。
高度的自律加上持续的学习,一旦制定了阶段的目标和计划,就要尽量严格的去遵守,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下去。同时,成为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,少点抱怨,多点正能量,做一个终生学习者。
作为一名敏捷教练,我们的价值就是帮助客户在当今高度不确定和复杂的环境中,提升组织的敏捷性。大到一个企业,小到一个团队,由于他们的形态各不相同,他们的诉求和期望也不相同,所以我们在工作中会面临一个接一个的挑战。同时还有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,也需要我们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,这些都是我们在职场上面临的常见挑战。
作为一个超过10年工作经验的过来人,我想给年轻的女生以下三点建议:
方向比努力更重要,首先要找到自己喜欢的行业,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,自己擅长的领域,比如有些女生沟通协调能力很强,那可能比较适合诸如项目经理、售前工程师的岗位。那有些女生比较内向,不爱说话,那可能就比较适合技术钻研类的岗位; 态度比能力更重要,在职场这种复杂的生态环境里,需要多勤奋多努力,不会就及时请教老员工,尽个人所能提供一些帮助,和同事和谐相处,这样能够让你每天的工作更加轻松,更加愉悦;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,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成长,需要不断的持续学习。
都是在困难中成长最快的的。你觉得最痛苦的时候如果能想办法扛过去,并且从中找到成功的方法,就是成功的时候。
每次的变化都是挑战,但也是自己成长的最好机会,要接受变化,拥抱变化,并且尽可能提前准备好迎接变化的方法。变化才是常态。
希望所有女生用自己为这个世界提供的帮助来定义自己的价值。不是金钱,不是地位,更不是你嫁给的那个人,你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决定你的价值。
毕业后,7年供职于SAP business object部门;2014年作为测试开发工程师加入Splunk上海,后转为管理岗;2017年作为测试开发高级经理内部调动于Splunk旧金山总部;现仍就任于Splunk旧金山总部,任测试开发总监。
我个人并不优秀,但是,我可以谈谈我眼中什么是优秀。
我眼中优秀的人具备两种特性:
对所做的事情的热情与专注; 努力。
如今,我们的诱惑很多。吃喝玩乐不说了,就是职场上也一样,想做什么选择很多。我认为优秀的人有个共性,就是对自己做的事情非常地执着、专注。有些年轻人进入职场后经常改变职业方向,两三年一变,有的甚至更短。
拿软件测试工作来说,很多人觉得软件测试工作技术门槛低、不受重视、缺少竞争力、没有未来,现在转型devops后,测试职业的机会就更是越来越少。看到这些是好的,可是这些发现正是有助于你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软件测试职业的发展,而不是放弃,不是么?吵了这么多年软件测试的消亡,现如今仍然不乏年薪100万以上的软件测试专职人员。而那些高薪者就是坚定地做好自己工作、不断适应与成长的人。
说到努力,有人开玩笑说: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,拼的就是体力了。这话其实不假。想想看,智力差不多的两个人做一个研究报告,差别无不是:谁在动笔前构思更多、谁在研究时查阅的资料更多、谁在提交前花更多的时间检查结构与内容。级别越高,就越是需要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去做更好的决策,这些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
记得一篇文章说,高考其实就是筛选更努力的人,往往更努力的人更容易适应社会的变化以及迎接挑战,往往也会成为社会中的中流砥柱。我也很是认同。
不知不觉,毕业20多年了,拿到第一个月的“天文数字“工资条的兴奋,似乎过去也没多久。
在华为奋斗了差不多十五年,从手工测试人员开始,带过产品项目,也做过工具开发。短暂的跑去当过团队主管,干的最久的是测试架构师。绝大部分时间走的是专业线,因而对测试这个行当摸的烂熟。同时也被这个优秀的平台训练成为了一个“干事的人“、”爱分享的人“。
在机器时代(一个致力于建立市场驱动的人工智能生态圈的企业,目前的主营业务是在机场搭建智能硬件共享的展销平台)三年,目标是让已有的展销平台,成为智能硬件创造者探知市场的助手,开展了产品对比测评、展示和体验方案设计和用户调研、品类赛道分析等工作。借助这个过程,我也算入行了智能硬件这个行业。
未来,希望结合过往的经历,做一个优秀的跨界者:为智能硬件的产品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如何成为优秀的你,我有三个建议
在职业的早期不“挑食”,对新的挑战欣然接受,并尽全力做到透彻理解、出色完成。尝试各种可能至少有两个好处:其一,往自己的“工具箱”里放入更多的思考模型、解决方法,“朋友圈“里增加更多的靠谱、彼此有基本信任的“赞助人”。其二,知道自己比较擅长和喜欢什么样特点的工作,哪种会给你带来成就感。
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。这是身为女生更容易锻炼的能力。想要达成有成效的沟通,倾听是决定性要素,需要认真理解每个人想表达的关键,并适时确认和反馈。掌握这个能力后,你会惊奇的发现:大多数时候人们争论的,只是极其细微的差别,根本没有本质的冲突,同时满足争论双方要求的解决方案多不胜数。
多做系统性的输出,这是走向优秀的必由之路。系统性的整理越早开始越好。在一项任务初期,找到一个可以套用的基础模型,并在此基础上扩充和完善。如果在初期没有做也没关系,在结束后回顾也是非常好的。无论如何记得分享你的思想成果!说到这里,你一定明白这么做的好处了:其一、可以交付一个逻辑清晰、结构完整、可以被学习和复用的工作成果。其二,可以让自己成为别人的“赞助人”,构建自己的影响力。
离开华为,为自己拓展新的可能时,我遇到了最大挑战。
从华为离职时我就知道,从一个这样的平台离开,我能剩下的、属于我自己的能力会大打折扣,必须以从零开始的心态开始新的工作。
但真正开始一项全新的工作,才发现不止打折扣,完全就是一个严重的“瘸子“——我的工具箱里,完全没有开拓市场的方法;朋友圈里也没有。
是再找一个平台,只发挥自己擅长的?还是去补齐这个短板?我现在还身处挑战之中,没有找到方法。但完全与擅长的东西割裂,去拓展新的可能,这确实是一个“Mission Impossible”。
每个女生都会遇到的,可能是生孩子吧。当决定要孩子的时候,就需要准备好接受1~2年的职业暂停期。重要的是在心态上准备好,“我为孩子做了好大牺牲“这样的心理很容易造成多输的局面。
事实上,这个完全自愿的选择,每个选择都会需要接受多种结果。既然选择了,就要尽一切努力去做好。而且,人生那么长、职业时间那么久,1、2年真的没有那么致命。焦虑往往是因为看的太近。
还有就是不要“玻璃心“,这是我自己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,与女生们共勉吧!
我爱看书,但工作需要的专业的、管理的书其实看的不多,这些方面更多是和“赞助人“学的。读书,我觉得不能错过心理学、历史方面的书,会构建全新的角度。我个人爱看科幻、生物、医药、科普方面的书籍。
受朱少民老师之邀,写写自己。
很久没有回头看了,把娃哄睡了,又爬起来,踏踏实实的码码字来回忆下自己毕业后走过的那些年。
和很多职场人相比,我的工作经历简单到只有一行: 2007-2020 Google。也许是Google给了Software Engineer太多折腾和发挥的空间,一晃竟待了13年。
还记得06-07年清华计算机系还没毕业的时候,Google Office就在清华大学东门口。由于里面的师兄师姐很多,就没少去Google office溜达。计算机系毕业面Google软件开发工程师(Software Engineer)已经是被很多师兄师姐们趟过很多遍的路。本以为自己的路就这样刷题读面经,onsite面试,加入到师兄师姐们的队伍中。直到接到Offer电话的那天,HR和我讲希望加入Software Engineer in Test职位的时候,在问了N个问题后,还是各种懵,才意识到自己的路貌似不大一样。
入职后才发现这个组只有5个人,在北京刚刚成立的。每周和总部sync(同步),做什么项目也很自由,只要项目可以支持Google产品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布,提高Google工程师的生产力(Engineering Productivity)。刚毕业的我,那时还不懂什么是工程生产力,只是觉得这个组可以接触到很多Google的产品线,学到很多Google infrastructure(基础设施)、很Cool的技术,很有意思。一组6个人,由于我是唯一一个负责mobile领域的,每天自己找总部和北京相关部门sync,各种学,很充实。
一路走来,我们做的infrastructure和tool支持了很多知名的移动产品高质量的发布包括,Google移动搜索,Google地图等等,有些在被很多外面的移动产品开发者所使用。我也从一个懵懵懂懂 的Noogler (Google刚入职员工的简称)成长为工程生产力团队总监,带领中国团队一起做更多的工程生产力创新。
优秀过奖了。我其实是一个没有什么成长目标的人。回头看看,可能是性格使然: 积极,敢问,尽可能的帮助别人,加上不爱折腾
Google是个像学校一样的公司,我其实并没有经历过很多人讲的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期/不适应期 ,或许也是我本身是个比较大条的人,有点小变化也不敏感:)
对我最大的挑战是在生了老二之后。家里第一次handle两个娃,突然意识到这复杂度不是1+1这么简单,工作项目上刚好在一个关键期,每天事情很多,又要经常出差。那时每天下午5点经常是工作刚做到一半,爸妈打电话来问有没有从公司出来,到哪里啦,什么时候到家。那段时间,练就了我prioritization的能力(测试也特别需要这样的能力),每天起床先列todo list,确保P0的事情当天一定完成,优先级不高的事情往后放,有些事情其实放放、也就没了
所以真的不要怕困难挑战,生活带给你困难时候,往往会带来一次全新的成长,积极面对它。
积极、敢问,尽可能帮助别人,会帮你在职场上走得更宽更远。
参考: